8月21日消息近日,第三届海南省民间文化艺术季文化进万家之非遗人物专访第二期在海南日报社新闻大厦三楼南海网演播室举行。此次邀请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刘香兰、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黄丽琼为大家分享如何更好地传承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与创新黎锦产品,扩大黎锦的知名度。
第三届海南省民间文化艺术季文化进万家之非遗人物专访第二期在海南日报社新闻大厦三楼南海网演播室举行。
有着三千年悠久历史的海南黎锦,被称为中国纺织业的“活化石”,是中国纺织史上壮丽的诗篇。2009年,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首批“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珍贵的世界人类文化遗产,黎锦已经成为享誉全球的优秀海南特产和黎族文化的重要标识。
刘香兰介绍,她从13岁开始学织黎锦,至今已经有40年了,黎锦是我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因为热爱黎锦让她一直在坚持从事这份事业。
2008年,刘香兰得到“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称号后,她开始在村里建立黎锦传习所,召集村里的妇女一起织黎锦,让更多人加入黎锦传承队伍中来。此外,她还去学校讲课,向当地的年轻学生们传授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
“六七岁刚懂事时,我就跟随母亲学习织绣黎锦。”黄丽琼说,因为坚持与热爱,她的人生始终与黎锦紧紧交织在一起。
为了把黎锦传承下去,黄丽琼把更多精力放在培训上。2006年起,黄丽琼走进海南中小学开展黎锦技艺授课,每学期都有五六十个学生在这里学习;从2012年开始,黄丽琼每年至少六次下乡给黎族女性同胞培训黎锦技艺。“这么多年以来我致力于黎锦走进校园,让孩子们知道黎锦是怎么制作出来的,这对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起到一个很好传承作用。”
两位传承人还谈道当地政府对黎锦技艺的支持。除了提供场地、加大宣传、帮助传承人下乡授课之外,当地政府还会给予工具、材料等方面扶持。
访谈现场,两位传承人还向大家展示自己带来的黎锦作品,围巾、胸针等等。“民族文化既要传承,也要创新,才能适应社会的不断变化。”黄丽琼说,黎锦产品不能停留在传统的层面,而是要结合市场需求开发非遗文创产品,比如将织好的黎锦制成服装、杯垫、手提包、鼠标垫等产品。
“黎锦借助米兰设计周的舞台,让这项艺术从生活化升华到了国际化。”刘香兰说,今年4月份,她受邀参加米兰设计周,当她看到黎锦进入米兰设计周的时候,她感到骄傲自豪,希望未来有更多的机会把黎锦推广到全世界,向全世界的友人展现黎族织锦的美,让大家从图案和元素中看到黎族对美好生活朴实的向往。
对于如何让黎锦更好地传承,黄丽琼建议,由政府主导,带领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传承人多多走出去,和各个地方非遗传承人交流,推广黎锦文创产品;刘香兰认为,除了把黎锦推出去让省内外更多人了解黎锦,学习黎锦的技艺之外,还需要发挥传承人的作用,让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不断传承。